境外處置 目的地是美國  

李宗祐/台北報導 

被原子能委員會與台電列為最高機密的核廢料境外處置,最近首批裝載受到輻射污染的十二個貨櫃經由基隆港運送出境後,因計畫曝光而引起地方民眾抗議。後續運送計畫被迫無限期停擺,待台電化解民眾反對阻力後再繼續執行。 

到處碰壁的台電核廢料最終處置計畫,昨日成為新黨總統候選人李敖在第三場政見發表會的抨擊焦點。但在李敖公佈所謂兩岸已簽訂核廢料處置秘密協議前,原委會和台電於本月初在極機密的作業下,將台電首批境外處置核廢料運送到美國,而非李敖所指稱的大陸。 

原委會高層官員指出,台電運往美國處置的核廢料,係核一廠在民國七十五年進行汽機主冷凝器熱交換水管汰舊換新工程汰換下來、受到鈷六十等核種污染的冷凝銅管,總重量達七百四十五噸,分裝在三十五個貨櫃內,依台電原訂計畫將分三梯次運送到美國處置。 

但這項被列為極機密的核廢料境外處置計畫,在首批十二個貨櫃從基隆港運送出境後,第二梯次運送計畫卻因消息走漏,引起運送路線途經的金山鄉和石門鄉民關切,多次變更運送日期。台電在船期無法再拖延的情形下,決定本月二日上路,卻被聞風而到的民眾當場攔阻下來,使第二、三梯次運送計畫被迫中止。這批已經取得美國核能安全管制委員會核發輸入許可的核廢料,反而在自家門口被擋了下來。 

台電首批境外處置核廢料因地方民眾抗爭而中止,原委會已要求台電,加強與民眾溝通,待化解地方阻力後,再繼續展開後續運送作業。相關官員指出,這批核廢料雖然重達七百多噸,但放射性活度僅有三‧七七毫居里,每方公分表面核種○‧二貝克,依美國核管會標準被視為清潔的核廢料。 

這名官員強調,這批受到輻射污染的核廢料若能全數運到美國,將在當地進行輻射除污,把銅提煉回收使用,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殘渣也會留在美國處置,不會再運回台灣。與過去日本將高放射性核廢料運到法國處理後,再將含有高輻射污染的殘餘物質運回處置的情形完全不同,有助於台電紓解核廢料貯存壓力,也不會對台灣造成二次污染,民眾實在沒有理由阻擋這批核廢輸出境外處置。 (2000/03/12/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