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評分 連小贏 李敖殿後
民間觀察團就可信度、可行和周延性打分數 連獲76.4分 宋許緊追扁第四 專家認政策多難實行 僅金馬和平區可成真
費國禎/台北報導
兩岸關係似乎有成為總統大選中影響選票關鍵的趨勢,商業周刊上午公布「大選兩岸政策觀察團」所體檢五組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策結果,根據候選人政策內容可信度、周延性和可行性予以評分指出,連戰的兩岸政策總得分為 76.4領先;宋楚瑜以些微差距緊追在後,總得分為75.5;許信良的大陸主張74分排序第三;陳水扁得68.8分居第四位;李敖則以68分殿後。
除了總分上的排名之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可信度」方面,許信良的兩岸政策獲得專家最高的評價;在「可行性」方面,則以宋楚瑜的兩岸政策獨占鰲頭;在「周延性」方面,則以連戰最受肯定。李敖雖然在各項上均較落後,不過其兩岸政策的可信度,相對獲得較高的評價。至於陳水扁則在「可信度」上獲得較不利的評價。
觀察團報告認為,兩岸議題這麼重要,但是綜觀每位總統候選人,卻發現在兩岸的主張上都欠缺整體一致的概念,幾乎都是由五、六種意識形態拼湊起來的,同時也都不能令人確定,準新總統的兩岸政策究竟會是什麼,這也是這次選舉最可怕的現象。
觀察團報告指出,北京對選後新總統可能會採取的態度,也值得選民思考,專家們認為,主張獨立的陳水扁當選,北京的反應將會最強烈。至於選後美國的立場,不會立即介入兩岸談判,但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確有可能變壞。
在候選人眾多兩岸政策主張當中,專家們認為大多很難實行,只有「金馬和平區」的主張,最可能實現。另外,觀察團一致警告指出,大選後台灣的政治生態益形複雜,大陸政策執行的困難度最高,將是新總統最大的挑戰。
主辦單位指出,雖然排名有先後之別,不過,五組候選人的得分卻都沒有超過A級八十分,連、宋、許三人的差距都不大,同列為B級。觀察團委員、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丁樹範表示,或許是基於選票考量,各候選人都出現兩岸政策若干主張中前後矛盾的情況,因此在評分上未出現極佳的評價。
前述評選指標分別以可信度、可行性、周延性三面向加以評分,然後再加權計分,其中觀察團將「可信度」應為評量候選人兩岸政策的最重要指標,加權計分上所佔的比率為50%,「可行性」與「周延性」則同樣各佔25%的比重。不過觀察團成員石齊平也提醒民眾,大陸政策的可行性重視不應輸於可信度,否則主張都將是空談。
這項民間觀察團的成員包括:前海基會副秘書長石齊平、中研院歐美研究所所長林正義、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丁樹範、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徐斯儉、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工業總會執行秘書蔡宏明。討論分析會議則由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文茜主持。(2000/03/02/中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