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隨寫錄後集」自序
剛剛寫完了「李敖隨寫錄前集」自序,意猶未已,再寫這篇「李敖隨寫錄後集」自序。
精於整肅功臣、勤於給忘恩負義的醜陋的中國人出書的遠流出版社老闆王榮文老弟,八年前曾有「古典李敖的總結」一文,提到:
李敖不是一個,李敖有三個。
有人可能以為我說的是「大思想家李敖」、「大文學家李敖」、和「大史學家李敖」;這
個說法當然也不錯,但並不是我想說的。
我指的三個李敖是「古典李敖」、「當代李敖」,和「未來李敖」。這個說法有點兒「歷
史分期」的意思。
所謂的「古典李敖」,我們指的是第二次入獄以前的李敖,始於「老年人和棒子」,止於「千秋評論」的創辦;這一時期的李敖,棒打傳統文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基本上是文化問題導向的李敖,所以又可以稱為「文化的李敖」。
所謂的「當代李敖」,我們指的是既「千秋」又「萬歲」的李敖,每月兩本書,書生大論政,以歷史批判當政政黨,用筆桿左右黨外選情,這一時期的李敖,基本上是政治涉入的李敖,所以又可以稱為「政治的李敖」。
所謂的「未來李敖」,我們指的是一種他自己承諾過、大家也期待著、支票卻遲遲末兌
現的李敖。
榮文老弟接著說:
對於「未來李敖」,有的人希望他完成他的「李敖自傳」、「北京法源寺」、和「中國思
想史」;當然,希望他上斷頭台的人大概也不少——這個李敖,是可期望、可詛咒的李敖。
我們……要盯住他,要求他兌現「世界性、永恆性的大手筆」的支票。……
八年過去了。八年前讀榮文老弟這篇文字(事實上是詹宏志老弟捉的刀),總覺得他「歷史分期」分得太酷,酷得把他遠流功臣大卸三塊還外加詛咒一番。八年後回想,大卸三塊固屬不道,大卸兩塊倒可寫實。——如把李敖分成「過去李敖」跟「未來李敖」,倒也不錯。自「北京法源寺」問世後,我的寫作方向,一直朝「世界性、永恆性的大手筆」扭轉,我的主力,已轉移到這一方向,自是事實。正因如此,追念「過去李敖」的曲終奏雅之作,也就益發難得。「李敖隨寫錄前集」、「李敖隨寫錄後集」的出版,正是曲終奏雅的精華。尤其這本後集的後半部,都是沒發表過的(原準備給「李敖求是評論雜誌」第七期用的),更是難得。我想我餘生再也不會花這麼多時間寫這麼多的隨寫了,因此特以後集字樣殿後,以為絕後。要詛咒,趕快,以後沒有啦!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